你家孩子每天搞破壞嗎
你家孩子每天搞破壞嗎?詩安國際月子會所加盟的老師說,父母們總是期待孩子聽話乖巧,但有些孩子卻特別愛搞破壞。嬰兒期結束后,即便是一貫乖巧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蠻橫、任性、容易發脾氣、喜歡搞破壞的行為,根據不同孩子的情況,這個過程甚至可以持續好幾年,真是令人頭疼。針對這樣的問題,我們一起了解下,希望可以給你的生活帶來幫助,具體情況如下:
為什么孩子會出現破壞性行為?
父母又該如何處理?
一般情況下,兩歲之前的孩子搞破壞都是無意識的,他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好,小肌肉也不發達,所以不能很好地協調自身動作,如果他出現摔壞了東西、拆遙控器、折斷口紅這樣的情況,有的媽媽就會認為這就是搞破壞,但其實這是孩子無意識的破壞,我們也應該在家里做一些日常的訓練,例如練習單手抓或者雙手抓,你讓孩子多多練習,捏、抓、穿、撕,這樣的一些動作,當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手指的靈活性提高了,這種破壞行為也就減少了。
其次,孩子的好奇心很重,無論什么東西都想看一看,摸一摸,聞一聞,所以你會發現,孩子特別熱衷于拆遙控器拆玩具,用你的口紅,其實這是一種探索行為,他想知道玩具里面為什么會發出聲音,遙控器為什么控制電視,口紅為什么涂在嘴巴上就變了顏色,這些在他搞不明白的狀態下,他就會不斷的去嘗試,咬啊、摸呀、撕呀、拆啊,甚至摔,其實破壞的過程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,一來呢是,這是探索行為,二來這是手眼高度協調的過程,那我們也不能任由他這樣破壞書、破壞環境啊!
所以呢,我們要做的就是對于喜歡撕書的寶貝,我們多多提供讓他撕不壞的書,對于喜歡撕紙的寶寶,可以多給他準備一些各種彩色的紙,讓他鍛煉自己,不要覺得這是助長孩子撕書的行為,不是的,當你滿足了他的需求之后,他就不撕了,之后你就可以給他買好的繪本了。
如果你發現孩子在墻上畫畫,在沙發上畫畫,家長也不要訓他,我們給他買一個大大的黑板,讓他來畫,或者說買大的畫紙,鋪在地上讓他畫,其實真的不是他故意要把家畫成這個樣子,而是他想畫畫又沒有地方畫。
對于喜歡破壞遙控器、拆玩具的寶寶來說,要給他提供探索的玩具,比如說積木,雪花片,可以拆裝的車,磁力片等等,這些可以一直變換不同的造型、又可以反復拆裝的玩具。就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。
當然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教他正確的使用物品,如果做了破壞的事情,我們也不要吆喝他、打他、罵他,這都是沒用的,我們要教他如何去處理,比如說牛奶打翻了,你需要做的僅僅是拿起一塊抹布,教他如何把桌子擦干凈。
不過呢,有些孩子喜歡搞破壞,也可能是想引起你的關注,因為很多家庭是這樣的,孩子乖的時候,家長看不到,孩子調皮的時候,家長立馬就注意到這個孩子了,孩子很聰明呀,當然發現了這一點之后,就會用調皮搗蛋、搞破壞來吸引你的注意力,所以呢,我們還是要反思一下,是不是給孩子的關注不夠多,如果孩子知道她在爸爸媽媽心里是非常有分量的,他就不會整天搞破壞來吸引你的眼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