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愛吐舌頭背后的真相,原來是這樣??!
隨著小寶寶的逐漸長大,他的表情越來越豐富,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吐舌頭,肉呼呼的小嘴巴,肉呼呼的小舌頭,說不定還會給爸爸媽媽變個魔法,吐出來幾個小泡泡。
對于大多數人來說
小兒吐舌頭意味著調皮賣萌
但是你知道嗎
這可能孩子生病的表現哦!
寶寶什么時候懂吐舌頭?
新生寶寶是不太吐舌頭的,一般來說,寶寶會吐舌頭一般在出生后3、4個月左右開始,有的寶寶更早些,在2個月左右大就會吐舌頭了。其實,對這時的寶寶來說,吐舌頭就好像玩玩具一樣,當慢慢興趣對象越來越多,轉移了,就不那么頻繁地玩伸舌頭了。
寶寶吐舌頭的原因
1說明寶寶健康
如果寶寶舌系帶過短的話就不能伸出唇外,將來說話就會“大舌頭”。所以,當看到寶寶能夠跟你頻頻吐舌頭,就說明他除了具有用舌頭探索世界的本領外,而且他的舌頭發育還很敏捷、健康。
2生理發育的自然階段
寶寶在出生兩個月后唾液腺就會開始分泌唾液,這個時候寶寶會用舌頭舔,接著就會出現吐舌頭的現象。所以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,在一歲前吐舌頭都是屬于正?,F象。
3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
寶寶出生后,身體動作發育順序是按照從頭至尾的來的,剛開始他都是用嘴咬,舌頭舔等方式來觸摸和了解這個世界。所以,從生下來寶寶就會吸吮,動不動就把東西往嘴里放,特別是自己的手指頭。吮一吮、舔一舔,就像是在探索這個世界一樣。
4和大人互動
出生半年后,嬰兒已經能夠開始理解隱藏在成人面部表情后的情緒,當有人面部表情很喜悅、說話聲調很歡快的時候,嬰兒就能感受到傳遞的情緒含義,并調皮地吐舌頭予以回應。通常不懼怕陌生人,喜歡和大人互動的嬰兒,安全感建立的比較好,而且智商、共情的能力更強。
什么情況下需要警惕
古代醫書里有很多記載
比如明代的小兒著作《保嬰撮要》里
交代得非常清楚:
舌屬心脾二經
小兒舌微露而即收者,名弄舌
此屬心脾虧損,用溫胃散補之
舌舒長而良久不收者,名吐舌
乃心脾積熱,用瀉黃散主之
解析:[娃突然頻繁地吐舌頭,可能是心脾有熱了]
同時,腸胃不適也有可能引起吐舌頭。如果寶寶吃了不消化的東西就會出現吐舌頭的現象,但是這種吐舌頭會與平時不同,當寶寶吐舌頭的時候伴隨著吐奶、嘔吐的現象,就要引起重視,是不是食物的問題讓寶寶腸胃感到不適。
父母該知道的事兒
寶寶1歲以后還在頻繁的吐舌頭的話,就有可能是缺鋅的表現。
寶寶在2-3的時候,如果頻繁吐舌頭,有可能是從父母那里學習來的,父母先要檢討一下自己平時是不是經常對著寶寶做吐舌頭的動作。
寶寶三歲之后,還不能控制的一直吐舌頭,那么家長就應該注意了,這有可能是孩子抽動癥的前兆。抽動癥一般根據臨床表現分為兩種,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。
寶寶在3歲前吐舌頭是屬于正?,F象的,不用過于擔心。如果三歲后還經常吐舌頭的話,爸媽就要注意了,此時需要幫助孩子糾正過來,不要養成這種習慣。